积极推出三胎政策没有什么用,解决孩子的看护问题才是真
好像前几年刚刚取消了计划生育,到今年各种新闻上就开始喊鼓励剩余,这个世界真是魔幻! 在这里不能否认当初采取计划生育的必要性,毕竟没有计划生育,也就无法解放妇女,无法解放生产力,改开的成果肯定不如今天。
但是形势变化太快了,说不生大家真的都不爱生了,很多家庭连二胎都不能保证,甚至一胎都不愿意生,特别是从15年 16年之后,生育率快速下降,同时伴随的也有房价的上涨,年轻人谁结婚不买房,以及教育成本的提高,比如幼儿园一个月就要两千元以上,养俩孩子接受正常幼儿园教育,二三线城市竟然一个月需要为此付出五千元的成本,有多少家庭可以支撑? 公立幼儿园少之又少,什么时候招生都不知道,名额都被内部消化了。
以上种种,导致生育率的狂降,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人口问题不会是软着落,而可能是恐怖的硬着陆,以后这些政策有得忙!
8月17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,介绍《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指导意见》)有关情况。会上,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监察专员杜希学表示,2019年以来,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不断扩大。
据介绍,2020-2022年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卫生健康委持续开展了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,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20亿元,带动地方政府和社会投资超过50亿元,累计新增托位20万个,推动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务有效供给。中央《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》明确提出了“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”,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纲要将“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”这一指标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。截至2021年底,每千人口托位数是2.03个,距离“十四五”期末要达到4.5个的目标还有不小差距,与人民群众的期盼也有一定距离。《指导意见》从降低托育机构运营成本、提升托育服务质量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具体措施。
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、一级巡视员郝福庆也表示,国内的调查显示,婴幼儿无人照料是阻碍生育的首要因素,城市中大概有1/3的家庭有托育的需求,但现实中供给不足,特别是普惠性的服务供给是个短板。各方面的研究,包括国际经验也表明,发展托育服务对于减轻家庭负担、提高生育意愿具有明显的作用。所以,为了支持托育服务的发展,《指导意见》重点围绕“基本、普惠、投资、收费、减负”五个关键词下功夫。
成本问题是一切问题的根源,住房成本、上学成本、教育成本,以上种种绝对不是一两个政策可以改善的,本人对此不太乐观,可能只有到了最后危机时刻,才会被看到,政策才能做出改变,但为时已晚,一定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,滞后国家发展,甚至我未来的养老金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老白网络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